銷售回款均創歷史新高
保持穩定盈利能力的同時,旭輝的銷售回款也均創出歷史新高。數據顯示,2021年旭輝實現合約銷售2473億元,同比增長7%;實現銷售回款2403億元,同比增長20%,簽約回款率超95%,保持行業高位。業內人士指出,這意味著旭輝發展模式已逐步從規模導向轉為效益導向,更加注重有質量地發展。
關于今年的銷售目標,旭輝董事局主席林中在業績會上并未給出具體數字。他表示:2022年旭輝要保持權益銷售額的穩定,未來要大幅提高權益銷售額比重,關注權益銷售額的“含金量”,關注經營效率。不過,記者注意到,旭輝2022年將推售超過200個項目,可售貨值3600億,其中81%位于一二線城市。
穩健的銷售增長和盈利,讓旭輝得以持續回報股東。發布會上,旭輝宣布今年將采用“現金+紅股”的方式進行派息,全年派送19港分/股,此外每100股派送4股紅股,維持約35%的派息率。至于旭輝目前的股價,林中認為“處于被低估狀態”,并表示“靜默期結束,管理層將在二級市場進行股票增持”。
“三道紅線”穩步進入綠檔
財務方面,旭輝始終保持穩健風格,主動嚴控負債規模,安全邊際不斷加強。
截至2021年末,旭輝剔除預收款后的凈資產負債率、凈負債率和現金短債比分別69.7%、62.8%和2.6倍,“三道紅線”全部達標,成功兌現了去年中期的承諾,穩步進入“綠檔”陣營。林中在業績會上表示:“未來要持續降低負債水平和融資成本,8到10年,旭輝要將凈負債率降到30%以內。”
此外,旭輝的經營性現金流已連續兩年為正;2021年拿地銷售比低于40%,現存商票總額9.4億,財務安全邊際足以應對行業波動。而公司2022年內僅剩一筆14.2億人民幣剛性到期債券,并無集中到期的債務壓力。
逆勢打通境內外融資
記者還注意到,在行業融資環境整體收縮的情況下,旭輝卻逆勢打通了境內外融資渠道,成為目前為止行業里唯一在2022年完成境內外再融資的民營房企。2022年首個交易日,旭輝于境外成功增發1.5億美元綠色債券;3月中旬,旭輝于境內成功發行票面利率4.75%的10億元人民幣中票。
2021年,旭輝更是完成了多筆低成本融資。公司2021年成功發行兩筆境外美元債,發行規模為4.19億美元及5億美元,分別創下了旭輝歷史上境外發債最低發行利率及期限最長的歷史記錄。在境內市場,旭輝2021年成功發行三期公司債,發行規模分別為14.48億元、30億元及18.75億元,票面利率4.4%、4.2%及3.9%,發行利率逐步降低。
另據旭輝控股CFO楊欣透露,截至2021年末,旭輝在手的授信額度超過2000億元。
旭輝長期穩健的財務表現也獲得了國際評級機構的認可。2021年12月15日,知名國際評級機構標普發布報告維持旭輝“BB”評級及“穩定”展望。此后,2022年1-3月,穆迪、惠譽及聯合國際先后宣布維持旭輝的評級及展望。在境內評級方面,中誠信國際及聯合信用亦宣布維持旭輝AAA評級,展望穩定。
“同心圓”戰略奠定未來成長
2022年是旭輝三五戰略的開局之年,公司提出圍繞主業、相關多元的“同心圓戰略”,致力于成為受人尊敬的城市綜合運營服務商。
旭輝也確實在夯實主業的同時,積極布局和發展物業、商業、長租、代建等多個賽道,構建“輕重結合”的業務模式,打造“開發+持有”的核心競爭力。數據顯示,旭輝商業2021年持有物業收入達10.3億元,在營項目14座,出租率保持在93.5%的高位;物業板塊旭輝永升服務2021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0.8%至47.0億,凈利潤同比增長56.5%至6.9億,在管面積則較上期末增長68.3%至1.7億平方米;旭輝領寓已進入20個城市,房間規模近8萬間,位列開發類長租公寓品牌TOP3。
2021年成立的新業務板塊旭輝建管,截至2022年3月末合約總建筑面積約280萬㎡,預估代建費金額約4.7億元,預估可售貨值約145億元。
林中還在業績發布會談到了對整個房地產行業的展望,他稱:“2022年將前低后高,今年初市場已經在復蘇,預計5、6月份會迎來小陽春。”
林中還表示,房地產是一個永續行業,有著極強的韌性。目前我們經歷的陣痛是為了讓行業進入良性循環,走向健康發展。地產正在經歷從類金融屬性向民生消費屬性轉型,我們已經走過了漫漫長夜,來到了黎明前。相信財務穩健、經營卓越、可持續發展的“新三好生”一定可以順應大勢,持續經營,創造價值。